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商贸企业业务发展周转金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6 23:33:32  浏览:90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贸企业业务发展周转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商贸企业业务发展周转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财政用于商贸企业的业务发展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商贸企业服务,促进商贸企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用于扶持商贸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统一按本办法管理,定名为“商贸企业业务发展周转金”(以下简称“周转金”)。
第三条 周转金发放的对象主要是:(1)国营商业、粮食、外贸企业,及其附属的仓储企业;(2)国营商办、粮办工业企业,外贸自属生产,加工、饲养企业;(3)扶持农付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和出口农、付、土特产品生产基地,由国营商贸企业转借。
第四条 周转金的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一、讲求效益,择优扶持。周转金的使用,必须认真审查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择优扶持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
二、简易小型,注重改造。周转金主要用于简易、小型生产与经营项目的建设和现有生产经营设施的改造,以及部分基本建设的补充投资。
三、有偿使用,按期归还。借用单位必须遵循有偿使用的原则,按期归还借款。
第五条 周转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扶持农副土特产品、畜产品、水海产品、和矿产品等出口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二、扶持商办工业和粮油、饲料加工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粮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三、修建商业、粮食、外贸企业仓储设施和商业、粮食零售网点及其他生产性建筑;
四、购置生产性器具和设备。
第六条 周转金按照“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审批:
一、金额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借款项目,属于地方企业的,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局(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属于中央企业的,经中央各商贸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中央主管部门”)委托各地商贸主管
部门会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厅(局)中央企业财政驻厂员处(以下简称“中企处”)审查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
二、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财政部分配的指标内,属于地方企业的,由省级财政部门自行审批;属于中央企业的,由中央主管部门委托各地商贸主管部门会同中企处共同审批。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每年末编制周转金使用计划,报财政部审批。中央主管部门编制计划,要先由各地商贸主管部门会同中企处提出计划,经审查同意后进行汇编。计划包括50万元以上项目的分项目计划和50万元以下项目的总额计划。计划经财政部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 借款单位使用周转金,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全部资金来源、自筹和借款数额、项目预期效益、归还期限及保证条件等。
第九条 项目批准后,借款单位应同省级财政部门或商贸主管部门和中企处签订借款合同,办理借款手续。
借款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并附借款申请书及有关凭证等书面材料。合同中应写明借款项目名称、用途、金额、借款期限和归还方式等。
第十条 周转金借用期限应根据扶持项目的效益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三年。个别需要超过三年的,必须专项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一条 使用周转金的单位应交纳一定比例的使用费。使用费标准规定为:
一、归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年费率不低于借款额的1%;
二、归还期在一年以上二年以内的,年费率不低于借款额的1.5%;
三、归还期在二年以上三年以内的,年费率不低于借款额的2%;
四、归还期在三年以上的,年费率不低于借款额的2.5%。
对个别社会效益显著但本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项目,经财政部特别批准,可以免交使用费。
第十二条 借用单位归还借款必须按财政部规定用项目新增利润归还,不得挤占企业原有的利润。
第十三条 借款单位到期不归还借款的,从到期之日起,按日计收滞期费,费率为千分之一,并不再发放新的借款。对不按期归还借款单位应交纳的使用费、滞期费以及没有按期归还的借款本金,由财政部门在审批企业年度会计决算时一并从企业自有资金和新增利润中扣回。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中企处审批发放的周转金所收取的使用费和滞期费,实行五五分成办法,50%归中央财政,50%留给地方或中央主管部门和中企处(中央主管部门和中企处各25%),用于扶持商贸企业业务发展。
第十五条 周转金按以下办法回收和周转:
一、地方企业借用的周转金(包括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回收;中央企业借用的周转金(包括5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中央主管部门和中企处负责回收。
二、省级财政部门审批发放的周转金所回收的本金及归中央财政的使用费和滞期费,由省级财政部门专户存储,继续负责审批发放;中央主管部门会同中企处共同审批发放的周转金所收回的本金及归中央财政的使用费和滞期费,由中企处专户存储,继续由中央主管部门委托各地商贸主
管部门会同中企处共同审批发放。
三、财政部审批发放的周转金所回收的本金、使用费和滞期费,属于地方企业的,由省级财政部门专户代储;属于中央企业的,由中企处负责专户代储,均由财政部继续审批发放。
第十六条 周转金的所有权属于中央财政,暂委托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中企处具体管理。周转金建立会计制度,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各地中企处年终编制周转金发放、收回、结存情况表及收益表,报财政部审批。报表格式,另外制定下发。
第十七条 对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中企处考核本年实际回收和累计回收情况。考核指标为:
本年实际回收周转金总额
一、本年实际回收率=------------×100%
本年应回收到期周转金总额
累计实际回收周转金总额
二、累计实际回收率=-----------×100%
累计应收到期周转金总额



对实际回收率过低的部门,应适当减少下年度借款指标。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中企处应注意跟踪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帮助借款单位正确使用资金,如发现违反合同,资金使用不当,应及时纠正,必要时可以停止发放或提前收回周转金。
第十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及中企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自筹用于扶持商贸企业业务发展的周转金,可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1988年4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常州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


常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常政发〔2009〕55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以下简称《决定》)和《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8〕10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决定》和《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
  (一)市和辖市(区)政府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层执行者,需要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调整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合理处置各种具体、现实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贯彻《决定》和《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增强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创新与规范执法的关系,切实把加强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保障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把《决定》和《实施意见》纳入学法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题培训。加强对依法行政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决定》和《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深刻内涵和具体要求,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依法治市理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各级政府要采取各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决定》和《实施意见》的精神和意义,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努力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和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专题法制讲座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和专题法制讲座每年安排不少于2次。政府办公室要会同政府法制部门拟订政府常务会议年度学法计划,报政府领导审定后组织实施。公务员管理部门要会同政府法制部门制定专题法制讲座年度计划,负责法制讲座的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学法的内容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为主,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
  建立健全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制度。公务员管理部门要会同政府法制部门、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年度法律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组织实施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培训情况应记入本人的《公务员培训证书》。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组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其中专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由政府法制部门会同行政学院组织实施。
  (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测试和考查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拟任市政府工作部门和辖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任职前的相关法律知识测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查。测试内容以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为主,对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法制、行政执法的领导干部要加试相关的法律、法规。测试、考查结果应作为任职的依据之一。
  (五)完善公务员录用、培训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公务员管理部门在组织公务员录用考试时,按省要求增加法律知识在相关考试科目中的比重;对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公务员,根据其岗位要求,进行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应进行考试,公务员管理部门应将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建立健全政府行政决策机制
  (六)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主要包括:制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安排重大财政资金,决定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决定国有资产处置的重大事项,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确定和调整,以及其他关系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辖市(区)政府应当根据本级政府的管理权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七)建立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除依法保密的事项外,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应由政府新闻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相关部门在制定决策草案时应当明确听取意见的方式,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对公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采取座谈会、协商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政府办公室要会同发改、财政、审计、监察、法制等部门对专家咨询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建立包括法律、金融、规划、建设、交通、教育、卫生、环保等行业的专家咨询库,优化行政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明确参与咨询论证专家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咨询论证的程序和方式,专家的意见应登记归档。涉及重大财政支出的决策,必须通过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充分评估论证。坚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听取他们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听证由拟作出行政决策或提出行政决策建议的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组织,组织听证应依照《常州市听证程序规则》(常政发〔2008〕73号)的规定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机关对听证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要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会参加人,确定、分配听证会参加名额要充分考虑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影响范围。听证会参加人确定后,名单应向社会公布。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确保听证会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明确市和辖市(区)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中的主体地位,规范合法性审查的权限、方式和程序。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拟定重大行政决策调研期间,即应征询法制部门的意见;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提交政府或部门集体审议前,应先由政府法制部门或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必要时应组织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以书面方式提出审查报告;合法性审查报告应与决策方案一并提交政府或部门集体审议。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
  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经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政府工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经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行政决策程序,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八)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市和辖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应当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分析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每年要选取1至2件直接关系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实施后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牵头组织部门是决策后评价的实施部门,牵头组织部门应会同监察、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进行;也可以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决策实施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决策实施的进度和影响进度的原因;决策实施的资金使用情况,影响成本、效益的原因;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群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预期目的的切合程度;决策实施出现的未预见情况,以及对决策实施进行调整的措施和建议等。决策实施后评价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市和辖市(区)政府或其工作部门集体讨论,特别是当重大行政决策的依据、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时,要对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作出继续实施、中止、调整或终结的决定。因重大行政决策实施中止、调整、终结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依法予以补偿。
  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对应听证而未听证的、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未经集体讨论作出决策的,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给予处分。对依法应作出决策而不作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严格实施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
  (九)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程序。市和辖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得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限制或剥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不得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义务,不得以内部决策或者普通文件、会议纪要、内部材料等形式改变现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两个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必要时由本级政府或政府办公室制定规范性文件。除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外,非常设机构、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等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制定规范性文件要遵循《常州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常政发〔2001〕68号)等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制定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应成立起草班子,充分听取管理相对人和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会商,对其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等进行调研论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应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并根据《常州市制定规范性文件听证办法》(常政发〔2007〕232号)举行听证。部门颁发的规范性文件,必须通过本部门法制机构的合法性审查;以政府或政府办公室名义颁发的文件,通过本部门法制机构的初步合法性审查后,应将规范性文件草案提交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在提请制定机关审议规范性文件草案时,应同时报送书面合法性审查报告,经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后,规范性文件方可颁布施行。未经听取意见和未经合法性审查不得提请制定机关审议,未经制定机关集体讨论决定的不得颁布施行。制定机关决定颁布施行的规范性文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政府公告栏、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市和辖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每两年要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清理工作由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组织实施,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或者相互抵触、依据缺失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含有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要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要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对列入修改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有关部门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修改,修改工作按照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程序进行,否则该规范性文件自动废止。依托行政执法数据库建立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便于行政机关检索运用,便于公众查询获取。
  (十)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市和辖市(区)政府应当自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市和辖市(区)政府工作部门应当自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同级政府备案;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同级政府备案。市和辖市(区)政府法制部门具体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审查中需要制定机关补充材料、作出说明、提供依据或者协助相关工作的,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政府法制部门通知之日起10日内予以答复并提供协助。自收到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之日起15日内,政府法制部门应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回复备案审查意见。在审查中发现制定机关不具有法定职权,规范性文件制定不符合法定程序,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政策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违法创设行政权力,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政府法制部门应向制定机关提出自行撤销或者纠正的审查处理意见。制定机关应自接到审查处理意见之日起30日内,将处理结果报政府法制部门。制定机关未在规定时限内执行审查处理意见的,由政府法制部门提请本级政府直接予以撤销或改变。每年1月31日前,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将上一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同级政府,由政府法制部门对备案审查申报情况进行核查。建立审查规范性文件建议受理和处理制度,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建议,政府法制部门应按备案审查权限受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并告知提出建议的相对人。
  五、严格依法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十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各级政府要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建立顺畅有序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按照批准方案全面实施和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具备条件的辖市(区),在坚持行政执法统一管理、监督的前提下,报省政府批准后,可根据需要向街道(镇)派驻城管执法队伍,并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对派驻执法队伍的管理、监督、指导和调控,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由政府法制部门会同编制等部门,根据争议事项涉及的主体、范围启动协调程序,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形成协调意见,协调意见上报政府决定后应严格组织实施。政府法制部门应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
  健全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罚没收入必须全额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对违反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以及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业务经费、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挂钩的,各级财政、监察和公务员管理部门要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等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十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数据库和行政执法依据动态调整机制。凡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修改或废止及其他原因引起行政执法数据库调整的,相关部门应启动动态调整程序,提出行政执法依据和进行相应调整的意见,并在15日内向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申报;政府法制部门会同编制等部门对调整意见进行审核,在15日内依法作出调整或不予调整的决定;决定调整的,相关部门应依据行政执法数据库组织实施,同时应对涉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或废止,并及时将调整结果向社会公布。以行政执法数据库和行政执法依据动态调整机制为基础,建立行政服务、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合一”网络平台和管理制度。根据《常州市“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常政办发〔2008〕114号),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依法不得公开的外,所有行政权力必须在“三合一”网络平台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梳理本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逐项分解和界定内部不同执法机构及执法岗位的职权和责任,依法制定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具体规范行政执法环节、步骤和要求,切实做到分工合理、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责任落实;分解、界定和规范流程应经政府法制部门确认。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行政执法机关有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行政执法机关要按照市政府《关于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的指导意见》(常政办发〔2008〕107号)的要求,抓紧组织对有关法律条款进行梳理,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自由裁量权予以科学合理的细化,能够量化的应予以量化,量化的行政裁量标准应在公布后执行。
  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法应公开的执法事项、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责任、裁量标准、程序步骤、办理时限、监督方式等内容,市和辖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政府公告栏、“三合一”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方便管理相对人获取信息,利于公众和社会舆论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
  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说理制度。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时,在调查取证、事先告知、作出决定等各个环节都要对管理相对人进行充分的说理;法律文书应列明行政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阐明根据合法取得的证据认定的事实,说明作出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条件和标准。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案卷归档制度。各级政府要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或者行政征用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制度,统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规范评查工作方式。每年第三季度,政府法制部门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评查情况予以通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
  (十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实施依法行政考核。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试行)》、《江苏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和《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47号),并组织实施依法行政考核。依法行政考核应当纳入政府、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每年12月10日前完成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工作,依法行政考核结果应当与奖励、惩处和干部任免挂钩。
  推行行政问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实事求是、公正公平、权责统一、教育与惩诫相结合、追究结果与奖惩和任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为重点、与行政监督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法追究行政首长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不履行依法行政,导致本行政区域或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严重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和后果的,要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苏政办发〔2007〕99号)和《常州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常政发〔2008〕195号)的相关规定,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监察部门要会同政府法制、公务员管理等部门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主体、追究内容、追究范围、追究程序等进行规范,使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十四)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机构改革或调整时,市和辖市(区)编制部门应会同政府法制部门对行政执法主体进行梳理,对变化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审查结果经编制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因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修改或废止发生行政执法主体变化,按本意见规定启动行政执法依据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审查调整。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资格制度。政府法制部门应会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和审查工作,所有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后方可上岗执法;对在职行政执法人员每年集中培训后进行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严肃整顿行政执法队伍,严把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关,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对聘用的合同工、临时工等无行政执法资格的在岗人员,必须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对从事行政辅助工作的各类协管员队伍,要按照严格控制规模、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工作职责、严格合法使用的原则规范管理。政府法制部门要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的年检注册工作,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六、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十五)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功能。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接受人大代表的质询和政协委员的评议,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视察。政府法制部门要根据人大、政协的年度安排,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执法检查的组织工作;根据人大的要求,配合做好上级人大的立法调研工作。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组织依法行政检查和考核,可以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评议和监督。
  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应按照《市政府关于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的通知》(常政发〔2007〕114号)的要求,认真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机关应自觉履行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各级政府应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和行政机关自觉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应积极配合检察院做好反贪污腐败和反渎职侵权工作,在检察院的指导、监督下,建立有效的防止贪污腐败和防止渎职侵权工作机制。
  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制度和机制。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聘请社会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为监督员,每年听取监督员对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少于2次;对监督员提供的信息、反映的情况,要认真分析、调查核实,对监督员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努力落实,处理结果应及时反馈。完善人民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开通举报电话、电子举报信箱,拓宽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制订举报投诉制度,规范举报投诉受理处置工作,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建立新闻发布会和情况通报会相结合的制度,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宣示重要政策、宣布重大事项,情况通报会主要是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政府及其部门日常工作信息。政府新闻部门应加强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提高新闻发言人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舆论监督工作机制,对群众举报投诉和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或说明;对打击、报复检举、曝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行政机关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十六)加强行政复议。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履行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义务,告知内容应包括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告知应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各级行政机关应规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开通网上申请、信函申请等各种方式,让管理相对人能够方便、快捷地申请行政复议。各级行政机关应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保证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要依法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该撤销的予以撤销,该变更的予以变更,行政机关应自觉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各级政府要建设规范的行政复议听证、质证场所,配备行政复议工作装备,保障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创新和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探索行政复议调查、听证、合议、和解、调解等各项新机制,提高行政复议的办案质量、效率和社会公信力。
  (十七)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级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指定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开目录的编制、修订及日常管理工作;要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保证政府信息发布的规范、及时、有效。建设并完善行政服务、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合一”网络平台,全面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行网上实时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督促各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流程和要求将行政权力上网运行,方便管理相对人进行网上办件和查询信息。政府办公室应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江苏省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及本市的有关规定,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和评议。
  七、进一步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十八)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各级政府要全面正确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坚持城乡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本自治制度,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提名权、选举权、投票权、罢免权,保障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建设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确保人民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由群众议论、群众决定、群众办理。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履行的职责。
  (十九)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各级政府及其发展改革、编制、民政、工商、物价等部门要根据中央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制定具体规划和政策,积极培育和支持经济性协作、中介性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自律的作用;要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管理,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收费行为。
  (二十)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社会普法教育工作,促进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的形成。
  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二十一)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的要求,以贯彻《决定》和《实施意见》为契机,到2014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此,各级政府要把加强依法行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对所属行政区域内的依法行政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所属行政区域的依法行政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协调和监督机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
  (二十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相关配套制度。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把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来抓,着重建立并完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考试、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监察和监督、依法行政考核和报告等制度,积极开展建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和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试点及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各辖市(区)政府在2009年底前,市政府在2010年底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根据《决定》、《实施意见》、《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要研究制定依法行政考核的具体办法、详细标准和实施方案,落实依法行政考核的各项内容。要将依法行政考核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同步考核,并作为创建好班子、文明单位、机关作风建设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违法行政、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十三)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要把建立健全政府法制机构提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使政府法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与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适应。各级政府及公务员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政府法制干部的培训、教育、使用和交流力度,充分调动政府法制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中办、国办有关文件的要求,把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充实到基层行政机关领导岗位。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府法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当好政府及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在推进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中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的作用。

  附件:常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责任分解表
http://www.changzhou.gov.cn/PortalIPS/Library/Portal/b5605156-ad84-42dd-b634-d8f7369fd005/aeb4b858-001f-43f3-b852-1aa4b81b98d3.doc

二○○九年五月五日

关于实施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的意见

共青团中央 农业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


中青联发[2004]21号


关于实施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的意见
(2004年5月8日)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团的十五大、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和发动农村青年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影响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增收,并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中,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健全和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共青团中央与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民进中央研究决定,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促进计划”)。

  “促进计划”是共青团组织在各级党政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一项重点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创造条件、增强服务、优化环境,引导和发动农村青年参加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建立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为重点,大力引导、帮助和服务农村青年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创业意识,增强转移就业能力,扩大转移就业门路,提高转移就业效率,增加转移就业收入,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大显身手,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促进计划”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完善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新的工作格局。具体目标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广大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素质和就业技能;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培养一批以农村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创建一批深受广大农村青年欢迎的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和诚信规范的农村青年劳务中介机构;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认真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促进和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

  三、主要内容

  1.整合资源,加强培训。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转移就业的潜力和空间。因此,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培训:一是深化“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培养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为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农产品营销加工及企业管理知识培训;二是落实“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重点实施西部团组织依托农村青年中心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和西部青年东部训活动;三是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本着“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动农村青年参加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团组织要与农业、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主动联系,充分利用和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成人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发动农村青年踊跃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整合现有农村青年中心、团校以及青年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杰出青年农民和各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所在企业等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积极创办和扶持一批社会化的就业培训基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比较重的地区,所在县(市)应至少创建一个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示范性培训基地。要把新型农业技术、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把职业培训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鼓励和帮助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项目,有关部门应予以重点扶持。有条件的地区还应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多方筹措培训资金,为贫困农村青年免费提供技能、岗前培训。要积极探索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转移就业融为一体。在培训过程中,各地团组织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语、板报等阵地,深入宣传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就业观念,让“劳动致富光荣”、“转移就业路宽”的观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组织表彰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要教育引导农村青年树立适应社会需求,靠增强自身素质技能和艰苦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意识,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的观念,激发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增收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挖掘潜力,就地转移。要有效帮助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和增收,就要全面拓展和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潜力和空间,特别是要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培养各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培育典型和能人,扶持能人所在企业的发展,为吸纳农村青年在农业内部和本地转移就业及增收创造条件。一是围绕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养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要采取措施,协调政策,优化环境,强化服务,鼓励和扶持有志青年创办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以粮食及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帮助他们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为农村青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要延伸团组织的工作手臂,依托相应协会广泛联系青年乡镇企业家、青年民营企业家,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宣传表彰、考察交流、经贸洽谈、协调服务等活动,促进他们所在企业的发展。同时根据各类青年企业家所在企业的需求,组织人才供需洽谈会,协助企业开展青年岗位培训,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青年就地转移。三是支持鼓励农村青年经纪人、青年行业协会、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青年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要在资金、信息、技术、税收等方面提供服务。通过这些组织的充分发展,提高青年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集团军”参与市场竞争。要继续深化“青年农民超市行”活动,帮助青年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与现代流通企业实现市场对接。四是参与和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特别是区域中心镇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和鼓励有志农村青年立足本土创业、反哺家乡创业。要立足小城镇,充分运用国家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带头创办和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农村青年创业基地试点,协调有关部门对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青年提供政策、资金扶持和综合服务,为农村青年提供一片创业和就业的沃土。

  3.规模输出,有序转移。异地转移、外出务工,是当前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重要形式。在引导农村青年进行劳务输出时,各地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青年数量比较多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强化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基础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状况普查,调查的重点对象是每年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外出务工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40岁以下有就业能力的农村青年。要通过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和切实掌握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村青年基本情况、职业技能、就业意愿等,对转移就业的农村青年做到心中有数。各地在工作中,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主动出击,广开转移就业渠道。一是开展“组织对接型”转移。在有劳务合作基础的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企业与农村青年之间,应沟通信息,牵线搭桥,通过组织洽谈会、见面会、招聘会等形式,促进农村青年在更大范围内转移就业。二是实施“中介服务型”转移。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大力扶持和培育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及农村青年劳务经纪人。对此,有关职能部门应热情扶持、加强指导和帮助规范。三是开展“城乡互动型”转移。各地团组织在开展城乡互动活动中,要把帮助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及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定规划、定任务、定指标、定措施,抓好落实。四是组织“东西互助型”转移。深入实施“青年星火西进计划”,继续开展青年星火西进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星火西进专家服务团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推进东西部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有计划地组织西部地区农村青年经过培训后到结对的东、中部地区进行转移就业。有条件的地区还应积极开发境外劳务输出渠道,大胆探索农村青年境外转移就业的方式和途径。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计划”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比较高的社会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年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地团组织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当地农业、教育、科技、劳动保障、扶贫等有关部门积极联系,寻求支持,密切配合。工作中一定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原则,统一进行规划部署和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促进计划”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2.积极协调,主动配合。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中,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在宣传发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送、法律服务等方面与有关部门主动联系,积极协调,搞好配合。团组织要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组织推荐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各级团组织开展的农村青年劳务中介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帮助支持青年劳务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和发展。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青年星火科技培训工作中,各地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并在培训项目、资金、师资、场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各级扶贫部门特别是扶贫工作任务较重地区的扶贫机构,要把农村青年人才开发和转移就业当作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对贫困地区的农村青年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送等方面研究制定政策,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和扶持。

  3.形成机制,构建体系。一是组织工作体系。在“促进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各地团组织应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和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省、市(地)级团组织要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加强城乡间、地区间的沟通联系和协作。县(市)级和乡(镇)村团组织应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重点进行宣传发动,帮助农村青年转变观念,配合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采集、登记、整理和上报,并及时向农村青年传递培训及用工信息。二是培训中介体系。各级团组织要根据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增收的需要,与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发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渠道,加强技能培训,培育劳务中介机构,积极创建劳务素质高、转移组织化、服务一体化、讲求诚信度的青年劳务转移基地,并在社会上形成品牌。三是跟踪服务体系。要帮助转移就业青年建立团的组织或同业青年组织,并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他们提供跟踪服务。要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依法切实维护好农村转移就业青年的合法权益。

  4.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各地要随时掌握总体工作进展情况,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在实施“促进计划”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适时予以表彰和奖励。共青团中央每年将命名表彰一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县”、“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和“优秀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带头人”,同时设立“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优秀组织奖”和“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奖”。

  各地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和成效、做法和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上级组织反馈。

  


     
                   共青团中央
                    农业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扶贫办
                    民进中央